手段玖
“黑色”的轿车
案例:某学校办公室主任蒋某希望在自己40岁时,能买一辆轿车,作为给自己的生日礼物。在老婆不同意出资的情况下,他打起了学校物资处置的主意。蒋某在负责处置学校废旧物资过程中,私下与收购方达成协议,以低于市场价的方式处置学校物资,用收受的贿赂款购买了一辆轿车。又如,张某某利用负责全市某工程项目验收和资金拨付的职务便利,向有关中标单位打招呼,使包工头熊某承接到多个项目分包工程,他向熊某暗示自己喜欢某品牌轿车。熊某立即送给张某某一辆该品牌轿车。
检察官点评:贿赂赃款去向出现汽车消费新动向。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追求高品质的生活,拥有私车既给在城市生活的人们带来便利,又满足了个别人的虚荣心。于是,汽车便成为人们追求的物质需求。在查办的贿赂犯罪案件中,受贿赃款除传统的购房、炒股、投资及一般消费外,汽车消费成为新的消费点,有的直接收受小汽车,有的用收受的贿赂款购买小汽车,有的让行贿方为其购买加油卡、汽车GPS等用品,承担更换轮胎、刹车片等费用。
防贪锦囊:汽车时代已来临,消费观念应理性。莫让爱车成“黑车”,戒贪少欲能保身。
手段拾
虚假的合同
案例:某集团公司袁某某身为资产运作组项目部经理,在处置单位教育中心项目过程中,某地产公司经理彭某通过中间人钱某某,向袁某某表达了竞买该地块成功后,将给予好处费的意思。经多次协商,确定好处费为人民币350万元。袁某某为掩盖其在资产处置中收受贿赂的事实,假借其情妇周某名义,与该房地产开发公司签订《居间服务合同》。合同载明:“周某协助该地产开发公司与教育中心项目所有方签订购买意向协议,协助确定拍卖公司,提供意见和项目情况。地产开发公司获得该项目后,自愿支付周某居间服务费350万元。”最后,袁某某以周某的名义署名。袁某某在帮助投标方以2900万元成功中标该项目后,该地产公司陆续以“居间服务费”名义,向周某的银行卡上转入好处费人民币200万元。
检察官点评:面对巨额金钱诱惑,自作聪明的犯罪分子玩起了“魔术”,企图以虚假的居间合同掩盖其收受贿赂的行为。这样的小把戏怎能逃出检察官的火眼金睛。
防贪锦囊:假作真时真亦假,假的岂能变成真。虚假合同难蒙混,机关算尽误前程。
编后
以上职务犯罪十种典型作案手段,是当前检察机关在查处职务犯罪案件中经常遇到的,可以说并不鲜见。之所以做成一个专题调查,是因为当前中央不断加大对腐败的惩治力度。新一届中央领导多次强调,要分析研判处置反映党员领导干部涉嫌违反党纪和国法的问题线索,加强对典型案例的剖析,建章立制,堵塞漏洞。
只有找出问题,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通过对以上作案手段的分析,提醒相关部门,要找出制度漏洞,完善监管措施。只有真正把党委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落到实处,强化责任追究,才能不让制度成为纸老虎、稻草人,也才能遏制腐败,减少腐败发生的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