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把他们逼上犯罪路?主动抛弃与被拒绝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孩子走上歧路的?

  分析认为,农民工二代未成年人犯罪成因,首先是社会保障机制不得力。与父辈相比,农民工第二代少了对农村作为归宿的认同,多了对融入城市的渴求。他们主动“抛弃”了农村,却又被城市所拒绝。

  农民工是城市的建设者,却不是城市资源、利益的享有者,在教育、就业、医疗、保险等许多公民权益事务方面与城市居民严重不对等,在综合素质和竞争能力远不及同龄的城市青年的现状表现越来越明显时,就形成了巨大的心理落差。农民工二代的心理因此容易失衡,导致对城市的反感甚至仇视,这种被歧视感和心理落差成为潜在违法犯罪的动因。

  再者,现阶段缺乏管理农民工二代的专门组织机构,大部分地方流动人口没有档案,没有被纳入社区或街道管理,而且房屋租赁市场混乱,就学、就业等相关资料缺失,使得这个群体从社会综合治理的角度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处于“学校不管了、家庭管不了、社会没人管”的状态,这样的管理使得流动人口的新生代缺乏归属感,而让他们觉得自己是边缘性的群体。

  第二个成因是缺乏良好的学校教育。读书问题已成为农民工二代青少年时期面临的最大困难。虽然当前国家推出了义务教育阶段免费的举措,但这种困难依然存在,表现最明显的是教育体制的问题,由于民工子女的大量涌入,造成当地教育资源严重紧缺,使当地政府在尽可能满足他们就学需要的同时,不得不采取措施限制民工子女入学,限制在当地参加中考和高考等。

  相对本地户籍的未成年人来说,农民工二代的失学率较高,受教育程度低,过早脱离了有效的学校教育管理,不少人终日游手好闲,为满足上网、吸烟、喝酒等消费需求,不惜以通过非法手段获得财物供自己随意挥霍,导致侵财性犯罪所占的比例居高不下。也有不少人没有归属感,逐渐成为游离于农村与城市社会体系外的“社会游民”,很容易犯罪。

  由于受教育程度较低,农民工二代的犯罪方法一般比较简单,很少有高智商、高技术的犯罪,且犯罪多为临时起意,往往带有突发性和情绪宣泄性的特点,有很大的随意性。

  第三个成因是父母教育方法不当,一部分农民工父母本身存在犯罪问题,或酗酒、赌博,或整日忙于为生计奔波,无暇顾及子女的教育问题。这些父母大都自身文化水平有限,对子女采取粗暴的打骂方式。

  此外,部分外来打工人员的家庭结构不完整,也使得他们的子女常常难以感受到来自家庭、来自父母的温暖,容易造成孤僻、冷漠、自卑等不良性格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