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旅行最早萌芽于18世纪科幻小说,早在上世纪初的默片年代就登陆银幕,五六十年代又在电视领域开枝散叶,发展为科幻影视剧中广受青睐的一大分支。相比物理学家的亦步亦趋,影视作品中的时空旅行有很大的自由,充满了各种天马行空的构思,并为各类假说提供了视觉化模板。大众可借此领略时空旅行的魅力,科学家亦可视其为检验思路的一种手段。爱因斯坦的狭义和广义相对论已经揭示,在物理层面前往未来并非毫无依据。当然,他的假说仅停留在理论上,针对的也只是微观粒子而非宏观物体,更别提科幻片中的大活人了。至于回到过去,迄今仍无公认的理论支持。时空旅行在科学上,仍然主要作为检验理论的基础假设而存在。但这令人沮丧的事实,并不会限制科幻创作者的灵感。
文艺作品制造时空旅行的方式多种多样,很多都脱胎于真实的物理假设。《星际迷航》中23世纪的人类文明高度发达,能用曲速引擎做数倍于光速的宇宙航行,在初代电视剧中,企业号发生意外而发现曲速引擎的一项附加作用——重力助推,从此便能借此做时光旅行,之后的数部电影更强化了这一功能。此外,虫洞理论也被影视创作者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