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有不测风云。1982年初,廖田英忽然感到浑身乏力,颈部疼痛,起不了床。到医院检查,诊断是颈椎骨质增生和产后风湿。医生建议要做大手术,但费用至少要3000元。

  为了给妻子治病,徐新华将结婚时花150元买来的缝纫机以100元价格卖掉,这是当时他家里唯一一件值钱的东西。把余粮、生猪“能卖的都卖了”,东拼西揍也只凑集了1500元,亲戚朋友借给他1500元,总算凑够了治疗费用。

  但是,治疗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廖田英落下了一级肢体残疾,植入颈椎的钢板并不给力,坐起就胸痛,从此卧床不起。廖田英说,得病以后,她生活基本不能自理。除左手正常外,右手乏力,腿脚也不够灵便;吃饭要送到床头,“方便”的事也只能在床边解决。

  廖田英生病后,徐新华又当爹、又当妈,以前夫妻两个人一起干的农活和家务事,就他一个人全包了。后来儿女慢慢长大,农活和家务事也能帮着分担一些。32年来,徐新华每天坚持做的事情是:早上给妻子洗脸,晚上给妻子擦身,房间卫生清清爽爽,没有任何异味。

  双桂村党总支书记廖国飞把徐新华尊称“大哥”。他说无论有什么样的事情,徐新华都不会在外过夜。参加村里的红白喜事,徐新华也“早早吃完饭就往家里赶”。

  聊起32年来的艰辛,徐新华眼眶湿润了,不时揉揉自己的双眼。廖国飞钦佩地说,“十里八乡认识他的人,没有不佩服的。”

  32年的悉心照顾,32年的不离不弃,支撑徐新华的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力量?徐新华说:“结婚前,我们就承诺过要白头到老,要是换作是我生病躺在床上的话,她也一样会照顾好我的。”爱的承诺,须一生坚守。这或许就是这位质朴忠厚的农村老人最朴素的爱情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