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广电工作的何鹏给儿子取名为“振宜”,出自《诗经·螽斯》中“宜尔子孙,振振兮”一句。何鹏讲起这个名字的渊源时说,自己是家中的独子,因此十分希望家族人丁兴旺。诗经中的这句话不仅寓意家族儿孙满堂,也含有积极的象征意义。“‘振’有振奋鼓舞之意,‘宜’则代表好,当年我一眼相中了这两个字,真是一种缘分。最有趣的是,给儿子取名没过多久,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单独夫妻可以生育二胎’,我也算心想事成。”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董乃强表示,不少人从经典中取名,反映出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尊崇与潜意识中对传统文化回归的诉求,亦展现出了古汉语字词特有的魅力:高雅不俗、寓意深远、琅琅上口、音节抑扬顿挫。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求是特聘教授彭国翔认为,传统儒家哲学思想对中国人取名文化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儒家核心价值的认同,对某种人生追求的向往都反映在名字上,“比如有的人,父辈给他们取的名字就正是‘仁、义、礼、智、信’。”
在北京80后张小真眼中,许多家族取名的由来都有时代的痕迹。“我爷爷叫伯银,是家里的老大,中国文化里‘伯、仲、叔、季’的长幼排序在那个年代很受重视,因此我爷爷名字里就有‘伯’字。我外公叫懋勋,名字有浓浓的书卷气。” 张小真说,她爸爸的名字就是时代的产物。“他出生于50年代,名字里就蕴含着‘忠于国家’的训诫。”
彭国翔指出,时代氛围影响取名趋向,一般民众总是不免受到时代文化的影响。一度很多人取名为“建国”、“胜利”、“援朝”、“向东”、“旭东”等等,承载着一个时代人们共同的记忆。
名字往往反映了一个家庭对某种价值的追求
调查显示,49.5%的受访者喜欢自己的名字,但也有30.6%坦言不喜欢。50.5%的受访者想过改名字。究其原因,有歧义、易重名,或者不顺口、易产生外号,或是不够彰显个性等都是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