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寒冬过去,春天来临,外界温度的上升会让人体全身器官反应不及。其中,血管的变化特别突出,血管由寒冷环境下的收缩状态进入到扩张状态,尤其是血管的膨胀让血液扩充到体表,从而影响了脑部供血。脑部缺血继而缺氧时,就会感觉做什么都打不起精神,这就是春天出现“春困”的原因。
夏季
此时的生物钟要求我们生活要有规律,在保证充足睡眠的同时应早起锻炼,不宜懒惰。这样才能使人的精神旺盛饱满。
秋季
秋意渐浓时,动物食欲大增,人体受生物钟驱使,睡眠渐多,行动能力减弱,以便积蓄体能,迎接寒冬。
冬季
过了冬至,天寒地冻,草木凋零,此时人们的食欲多有增加。这是人体的“激素钟“在寒冷的气候下,运转有所改变造成的。研究发现,冬天的寒冷影响着人体的内分泌系统,使人体的甲状腺案素,肾上腺素等分泌增加,从而促进和加速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类热源营养素的分解,以增强机体的御寒能力,这样就会促使人体大量补充食物。世界上有不少老寿星悟到了这个“生物钟’的伟大与奇妙,将自己的生命巨轮牢牢飞驰在大自然的轨道中。德国哲学家康德活了80多岁,成为19世纪的老寿星,其奥妙就在于“他的全部生活都按照最精确的天文钟做了估量、计算和比拟。他晚上10点整上床,早上5点起床,他7点整外出散步。持续30年,一次也没有错过点。”正是这种雷打不动的“动力定势”,使他的身体从弱到强,延年益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