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病自护 中西疗养肠胃不适

  忙碌的都市人食无定时而易致肠胃毛病,例如胃气胀、嗳气、胃酸多、消化不良及长期肚泻等,早已司空见惯,但若忽视或讳疾忌医,随时恶化成长期病患,某些胃部不适更是胃癌先兆,必须尽早查找病因及护理,防患未然。

  强健脾胃为本

  中医学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脾胃功能差,随时令整体健康受损。一般消化系统问题都属「脾胃」范畴,据专家解释,胃气胀、胃酸多、消化不良等,统统皆与脾胃功能有关。而于改善脾胃运作前,最重要是先找出导致不适的成因,加以改善。

  「不良饮食习惯是形成种种胃部不适的主因,如吃得过饱、太油腻,太辛辣、太饿才进食等等。」专家指出,胃部消化食物需要温暖的环境,可是很多人每餐都爱配一杯冰冻饮料,甚至以沙律等生冷食物作正餐,此举长期会令脾胃变得虚寒。「很多年轻人非冰冻饮品不喝,平日又爱吃刨冰、雪糕等,年纪轻时人体阳气充足,肠胃一般都不会出现问题,但到了三、四十岁,体质渐走下坡,问题便浮现。」

  压力致胀气胃酸多

  可能不少人都曾于情绪紧张或面对压力时,胃气胀不适感特别厉害。中医认为喜怒哀乐等情绪过激都可致病。「脾胃属土,负责疏泄情绪的肝属木,两者密切相关。要是面对压力、生气时未能好好纾解,肝气不能疏泄,可一併令脾胃运化功能也低下,中医称之为『肝气犯胃』,常见徵状是胃气胀和胃酸过多,甚至引致胃痛,或胃部总是有谷胀感,影响消化能力也下降。」

  另一常见肠胃问题是腹泻,明明没吃不洁食物,可是很易就腹泻。廖医师说,这是与脾胃虚寒及湿重有关。「脾胃虚寒除上述的不良饮食成因外,也有些属先天性,这类人一吃生冷食物就泻,而有时人体湿重部分成因是潮湿天气使然。海鲜、甜食、酒都是易生湿的食物,患者忌食。」也有些人一紧张便腹泻,例如于考试或面试前,这属于上述的肝气犯胃之列,应从改善控制情绪?手。建议平日可以一两枚乌梅泡热水饮用,因乌梅具收敛功效,可止轻泻,亦可尝试按压肚脐左右旁开两吋之天枢穴来止泻。

  穴按急救方

  如一旦遇上胃部不适,欲即时舒缓,可尝试按压内关穴、足三里等穴位。平日定时保健可按足三里穴,收强健脾胃之效。

  ‧内关穴:腕横纹?向上约两吋位置,可助止呕、和胃、减胃痛等。

  ‧足三里:外膝眼向下约三吋处,胫骨前一横指位置,有助调理脾胃、减少肠鸣及止腹痛。

  ‧按法:有需要时按有关穴位一至两分钟。日常保健可每日按各穴一至两次,每次一至两分钟。

  养护及舒缓食疗

  ‧扁豆陈皮粥

  材料:扁豆五钱、陈皮二钱、米及水各适量。

  製法:陈皮浸软切丝,扁豆及米洗淨,各材料落锅煲成粥食用。

  功效:健脾、驱湿。

  ‧莱菔子热饮

  材料:莱菔子三至五钱、热水适量。

  製法:莱菔子磨碎,放杯中注热水冲焗五分钟即成。

  功效:化胃气及改善胃酸过多

  注:饮用前先谘询医生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