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头、仰头障碍
低头(屈曲)运动障碍:多见于生理曲度加大,或者生理曲度消失。如果不及时调理,就会出现头晕、头痛、血压波动(偏高或偏低)。仰头(后伸)运动障碍:多见于颈椎椎曲消失,甚至反弓,出现这种情况往往会伴有头晕、头痛,如果不及时调理,严重的会导致椎管狭窄。
虎项擒拿式
防治机制:此为颈肌自我按摩推拿的方法,可使粘连松解,缺血者增加血运,提高肌容积,增强肌张力。
体操方式:直立稍仰头,双手合拢颈后,用腕关节拿捏颈后肌肉,并提拔8×4次。
注意事项:掌力要沉稳,不要拿伤皮肤。
侧屈运动障碍
多见于颈椎椎体移位、侧弯,左侧屈障碍者多是椎体向右旋转,向左侧弯;右侧屈障碍者多是椎体向左旋转,向右侧弯。椎体旋转、侧弯,如果不及时调理,椎体的旋转、侧弯会引发疾病:发生在下段颈椎,往往伴有肩背痛和上肢麻痹;发生在上段颈椎多伴有头晕、头痛。
侧颈双肩松胛式
防治机制:侧屈后,可使屈侧肌肉松弛,伸侧肌肉紧张,松肩运动使其各组肌肉起止点受到牵拉、抖动,松解粘连、恢复肌力。
体操方式:正立、自主侧颈,双手下垂,抖、摇动双肩带胛,先前摇8×2次,再后摇8×2次,上下抖动8×2次。
注意事项:如松肩过程,自感有麻痹者,为已有肌肉粘连,应加大力度。
旋转功能障碍
多见于颈椎曲度消失、变直甚至反弓的状态。如果不及时调理,向左旋转障碍会出现胸闷、心跳症状,向右旋转障碍会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的症状。
抱肩转胸式
防治机制:运动肩胛内大、小菱形肌对胸椎中轴位的稳定作用(左右平衡),左右转动胸廓,调节肩胛内肌肉对胸椎的平衡力,纠正胸椎关节错缝。
体操方式:正立、双手抱紧两肩,左右转摇胸廓各8×4次。
注意事项:转胸时,尽量腰胯不动。
抱背转胸式
防治机制:双手抱腰背部,以稳定二组肌肉交汇处,转动胸廓,使之肌力协调平衡,久坐充血可消散,损伤可恢复。
体操方式:正立,双手转向背,掌心按压腰背部,转动胸廓,左右转动各8×4次。
注意事项:转动胸廓,头颈随转但骨盆不转。
拍墙松筋式
防治机制:可调整胸椎侧弯继发颈曲紊乱。
体操运动:直立两手抱肩,背斜靠墙,立正将背往墙上拍打,(也可在靠背椅上拍打),力度以自我感觉无痛苦,每次拍打50~100下。
注意事项:有冠心病和支气管哮喘者慎用,如心脏病做了支架手术者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