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冬泳?近几年来“冬泳”一词走红了。冬泳的好处有很多,受到很多人的欢迎和挑战。之所以说挑战,是因为如果冬泳时不注意很容易受到伤害,那么冬泳有哪些常见伤害?又该如何预防?一起来看看吧。

  什么是冬泳

  冬泳是指冬季在室外水域(包括江、河、湖、海等自然水域与水库等人工水域)自然水温下的游泳。即以立冬、立春辅以气温10℃以下为冬季的标准定义冬泳;以水温为标志,全国冬泳可划分为四个层次区:气温以17℃作为冬泳的起点;水温以8℃作为冬泳的冷度标志。17℃以下的水温给人以冷感,低于8℃以下则有冷、麻、强冷刺激的感觉。

什么是冬泳  冬泳常见的伤害与预防

  冬泳是集冷水浴、空气浴与日光浴于一体的“三浴”。江河湖海中丰富的矿物质与微量元素、空气中的负氧离子、日光浴中的紫外线对健身、供氧、防治骨质疏松等有益。

  当人的身体受到冷水刺激后,全身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就会加强,皮肤血管就会急剧收缩,很多血液被吸入内脏器官及深部组织,这样内脏重要脏器的血管就开始扩张。人的身体为了御冷,我们的皮肤血管很快又扩张,致使大量血液又从内脏流向体表。这样有规律的一张一缩,从而使血管得到了锻炼,增强了血管弹性,所以冬泳也叫“血管体操”。

  冬泳常见伤害

  1、冻伤

  冻伤,多为冬泳时间过长所致。发生冻伤后,应当注意保暖,并用酒擦揉受冻部位,使之血液循环增快,逐渐恢复体温,切不可用温度较高的物体接触受冻部位。或者去医院处理。

  预防:冬泳时间不可过长。冬泳出水后,及时用干毛巾擦干身体后更衣。在气温为-15℃以下冬泳时,出水后更应注意冻伤。

什么是冬泳  冬泳常见的伤害与预防

  2、皮肤伤害

  皮肤伤害,源于被池边、岸边或水中的尖利物体所划伤,如石头尖锐处、树棍断裂处、瓷砖破裂处、冰块等。被伤害部位多为手、脚、胳膊、腿等。如伤害不大,应当及时包扎后去医院做处理。如伤害较大,出血量大,应当于受伤部位上部用毛巾、手绢等适当扎紧,减缓出血,包扎伤口后,尽快送医院处理。

  预防:冬泳前熟悉冬泳环境,谨慎入水。

  3、抽筋

  抽筋,多因入水前准备活动不够所致。抽筋现象多为五指、小腿部位。抽筋发生时,应用力伸展抽筋部位,如小腿抽筋,可以用仰泳姿势仰卧水上,用手扳住所抽筋腿的大拇指,用力向身体方向拉,用同侧的手掌压在抽筋腿的膝盖上,帮助膝关节伸直。一次不行,可连续做几次,可以缓解,或者呼救。上岸后,擦干身体,更衣,按摩抽筋部位(承山、涌泉、和委中穴等)和整个腿,可以缓解。上岸后,不应再游泳。

  预防:入水前应多做准备活动,使身体各关节、各肌肉部位都有所活动。入水应缓慢,可先用水淋湿全身,避免强刺激。冬泳不可过量。发生抽筋后,下一次冬泳时,往往容易习惯性抽筋。应减少冬泳量,以恢复。

  4、碰撞伤害

  碰撞伤害,多为因滑倒或跳水所致。如摔伤较重,特别要注意是否有骨折或脑震荡发生。

  骨折的症状:主要有疼痛、肿胀、皮下淤血,受伤处运动功能丧失、畸形、有压痛和传导痛感。应及早判明是否骨折。如发生骨折,应用夹板固定骨折部位,避免伤情加重。同时报120求救。

  脑震荡的症状:出现昏迷,全身肌肉松弛,面色苍白,瞳孔放大,脉搏细弱,呼吸表浅,意识清醒后不能回忆受伤经过和情况,但能清楚回忆受伤前的事情,有头痛、头晕的症状,有轻微恶心、心烦不安的症状。应使伤员平卧,保持安静,防寒保暖,不可随意搬动,不可使伤员坐、立。昏迷者可掐其人中,促使清醒。应及时打120求救。

  预防:穿不打滑的拖鞋。不跳水。在较滑的地方行走要注意安全。

什么是冬泳  冬泳常见的伤害与预防

  5、心脏疾病

  心脏病发作,多为冬泳过量所致。冬泳过量时,容易导致心脏病发作(如上例)。应及时上岸更衣休息。如状况严重,应报120呼救。

  预防:冬泳不可过量。如以前有心脏病史,更应注意自己身体的感受,身体如不舒适时,不去冬泳。身体状况不适应冬泳者,不应参加冬泳。

  6、溺水

  溺水,多因碰撞、抽筋、呛水或其他疾病发作而导致。应及时抢救上岸,清除口鼻中的污物,使之俯卧于抢救者的腿上,抢救者轻压溺水者的背部,控出溺水者腹中的水,然后使其仰卧于保暖之处。如呼吸和心脏停止,有经验者可连续做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并及时报警或报120求救。

  预防:身体不适,不可勉强冬泳。冬泳时应注意不过量。水中如有不适感,应及时上岸或尽早求救。

  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的关于冬泳常见的危害与预防,希望大家在冬泳时一定要多注意,在冬泳前也一定要做好预防措施,防范于未然,才能保证健康、安全的冬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