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跟我说她想过这样一种生活,健身、读书、旅行,但是从来都没做到过,并且为自己的生活方式感到不安。我们分析了一下背后的原因,然后惊讶的发现问题并不在于她本身的生活方式,而是这样美好意义的生活蓝图并不适用于她。
而主要原因在于,她把这样的生活方式定义成了唯一一种走向有意义的美好的生活的途径,并且想从本质上改变自身的性格去嵌入这样的生活模式,结果把自己弄的相当挫败和疲惫。
无论是读书、旅行或者健身,它们并不是目的本身,而只是实现目的手段和方式,而关键在于,很多人把他们当做了目的本身。拿读书来讲,很多人以每年读几百本书为傲。信息泛滥、知识焦虑也成了我们常常与之碰面的词,处于这样虚张声势的时代背景下,我们似乎将读书本身变成了一种目的。到处充斥着那些一个月能让你读多少多少本书的精品付费课程,还有为了帮助你节约时间而专门解读一本书、分析一本书的各种应用、音频、视频等。
但是我们却从未考虑过一个本质的问题,我们是多么轻易的将其抛之脑后而将自己扔到时代的洪流之中。那就是在短时间时间长度内,我们拥有一定量的元知识,而这些元知识是了解世界的第一手资料,比如地球的地理环境,总的来说在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纪,不会有太大的改变,而我们需要了解的是在它形成的这45亿年的时间里所经历的大致的变化趋势,当然对这一部分的了解主要取决于我们的兴趣和职业。
如果我们研究地理为谋生方式,我们需要了解它,如果我们出于个人的天性和爱好也可以选择了解它。而不应该把它当做一种目的、一种必需、一种重负,毕竟有很多对地球一无所知的人仍然活的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