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理想的伴侣是什么样子?需要具备哪些条件?这个问题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无论是关于对方的外貌、身高或者是经济能力等等一些方面,每个女性都多多少少有一些要求,对于一些大学生或者自由恋爱的女性来说,这些要求并不是十分明显和刺目的,它更多的表现出的是一种个人偏好的综合。然而在婚恋市场上,这些要求则是赤裸裸的。

  这种婚恋市场上的相互交换是物质和消费文化下的一种延伸,就像原始时代人们之间以物换物得到和满足自己的需要一样。只不过在现代的婚姻市场上,则变成了包含交换者本身的资源的交换。

  换句话说,我们对理想伴侣的期望,我们对婚姻的期待只是将对方当成我们自身在社会中无法实现的功能的一部分。我们将一个立体的复杂的人分解成各种带有标识的部分,这些可能包括他个人的内在的一部分,性格、品质、学识等等,也可能包括他所拥有的外在的条件的一部分,比如房子、车子、学历、经济等等。然后,两者综合起来,就成为了我们理想的伴侣。

  我想这不难解释为什么超过一半的婚姻最终都以解体为结局。因为我们从未真正了解那个我们想称作或者已经称作伴侣的人。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在择偶的时候往往抱有很多想象,很多人将这些想象从恋爱期间延续到婚姻之中,随着久而久之的相处发现,对方原来是另一种样子,觉得受到欺骗而感到失望最终导致婚姻失败。

  这种现象如此普遍的原因不仅仅在于男性和女性在爱情中的盲目,更在于我们在爱情中的站在自我需求的视角对他人的解读。著名心理学家弗洛姆认为爱建立在四个维度上,这四个维度分别为了解、关心、尊重以及责任。其中了解的首要重要性在于我们对于伴侣的认识不是基于我们对他的期望或者对他的内在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功能性的整合,就像认识和选择一件产品一样。而是建立在对方本来的样子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