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曾想象过自己的生活可能会因为某个人或者某件事情的发生从而带来一种翻天覆地的改变吗?你现在还抱有这样的想法吗?一位三十岁的单身女性说自己曾经有过这样的想法并且至今也仍然抱有这样的想法。所以,在和朋友聊天中,她不断的向朋友寻求确认自身在他人眼中的价值。朋友告诉她以她现在的年龄和状况来说,只会低于平均,这意味着她也应该以这样实际的眼光看待自己并且寻找社会条件相互匹配的人。听到这个回答她十分惊讶,难道是她对自己有着太过积极的幻想?她一直觉得自己是处于中上等级的,但是在他人眼中显然有所落差。
这种谈话的模式和普遍的评判框架在生活中并不少见,无论是亲朋好友的攀比中,还是在婚恋市场的交换中,人们似乎已经习惯于以看待一件商品的态度和眼光看待自身,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自己在他人眼中处于什么样的档次,价值如何。虽然这种态度如此明显,这种衡量和交换如此堂而皇之,虽然很多人都把自己当做待价而沽的商品并且希望以此交换到等价或者更高价格的回报,但是当真正被当做商品一样对待时很多人普遍还是存有抵触情绪。
然而这也不能有所掩盖,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物化自己。物化是指人们将自身当做或者被当做流通在市场的商品,并且根据市场行情看待和决定自身的价值,这种价值在某种程度上被抽象化成为财富、外貌、学历、性格以及年龄等其他方面的总和。物化不仅发生在女性之中,同样也存在于男性之中,然而虽然这看似是一种快速有效的社会匹配和社会交换的活动,然而这种物化现象的普遍存在正在从根本上改变人们对自身和他人的看法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人的物化和物的人性化两者之间相互关联并且日益呈现增长的趋势,我们可以看到物品在日渐被赋予不同的个性和情感,而人的状态则相反,被当做冷冰冰的商品供他人衡量和挑选,并且自身也对此毫不介怀,兴致勃勃。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演变成了一种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关系,而这样的改变必然伴随人们对自身的态度的转变以及能够更深的进行人与人之间联结的情感的变化和消退。
当人把自身当做物品的时候,意味着她开始相信和崇拜她自身以外的力量,也就是物品,而事实上,这些物品是人的创造物,是基于人的力量所产生的。当物置于人之上,也就意味人无法再控制她所创造的物品,进而也无法再控制自己,人在这样的环境下失去了对自我和自我所蕴含的力量的信任以及掌握和运用,人所创造的世界不再由人自身为衡量尺度了,而是以物为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