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不管是先天性心脏病还是后天心脏病,患病率都有所上升,心脏病的症状主要为胸闷心慌,除了这种最主要的症状外,心脏病还有哪些症状呢?

  心脏病的早期症状

  1、焦虑:心脏病发作前会有强烈的焦虑或对死亡的恐惧,表现为体会到“即将到来的灾难”。

  2、胸部不适:胸痛是传统意义上心脏疾病的“头号症状”,但应当注意的是,胸部不适不一定都与心脏病有关。

  3、咳嗽:持续咳嗽或喘息,可能是液体积聚在肺部的结果或是心力衰竭的症状。在某些情况下,心力衰竭的人会咳血痰。

  4、头晕:心脏病可引起头晕和意识丧失。

  5、疲劳:不寻常的疲劳,尤其是女性,持续的疲劳可能是心衰的一个表现。当然,也要排除真正的疲倦或因其他原因引起的疲劳。

  6、恶心或食欲不振:有些时候感到胃部不适,可能是心脏病引起的,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与心力衰竭有关的腹部肿胀,还可以影响食欲。

  7、身体其他部位的疼痛:许多心脏病发作时,疼痛开始在胸前,并蔓延到肩膀、手臂、肘部、背部、颈部、下巴或腹部。有时并没有胸痛,只是出现这些身体部位的疼痛。疼痛可能并不固定位置。表现在男性身上常为左臂疼痛。女性更多的表现在双臂或肩胛骨之间疼痛。此外,走路(特别是上坡)劳累导致牙痛,是心脏病的一大典型的却经常被忽视。

  8、快速或不规则的脉搏:快速或不规则的脉搏,尤其是当伴有乏力、头晕、气短等都可能是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的证据。不及时治疗,有些心律失常可导致脑卒中、心力衰竭或猝死。

  9、呼吸急促:呼吸困难,除了哮喘和阻塞性肺病外,还可能表明心脏病发作或心力衰竭。人们在活动后多少都会感觉气短,但如果休息时或者只是轻微活动一下,就感觉上不来气,说明心脏供血不足导致缺氧,如果同时又有胸痛,心脏病的可能性更大,一定要警惕。

  10、出汗:血管堵塞常引起血压下降,血液循环不畅,交感神经兴奋,皮肤血管收缩,出现多汗、皮肤苍白,如果同时有其他症状,要提高警惕。

  11、肿胀:心力衰竭可导致液体在体内蓄积。这可能会出现足部踝关节处、腿部或腹部肿胀以及突然的体重增加。常伴有食欲不振。

  12、虚弱:心脏病发作前,有些病人会感到原因不明的虚弱。曾有病人这样向医生描述:“感觉没力气,连用手指捏住一张纸都做不了”。

  怎样预防心脏病

  1、适量运动

  积极参加适量的体育运动。维持经常性适当的运动,有利于增强心脏功能,促进身体正常的代谢,尤其对促进脂肪代谢,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有重要作用。对心脏病患者来说,应根据心脏功能及体力情况,从事适当量的体力活动有助于增进血液循环,增强抵抗力,提高全身各脏器机能,防止血栓形成。但也需避免过于剧烈的活动,活动量应逐步增加,以不引起症状为原则。

  2、规律生活

  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生活有规律,心情愉快,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劳累。

  3、控制体重

  研究表明:体重增加10%,胆固醇平均增加18.5,冠心病危险增加38%;体重增加20%,冠心病危险增加86%,有糖尿病的高血压病人比没有糖尿病的高血压病人冠心病患病率增加1倍。

  4、戒烟

  烟草中的烟碱可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过量吸烟又可使血压下降)、心脏耗氧量增加、血管痉挛、血液流动异常以及血小板的粘附性增加。这些不良影响,使30—49岁的吸烟男性的冠心病发病率高出不吸烟者3倍,而且吸烟还是造成心绞痛发作和突然死亡的重要原因。

  5、戒酒

  美国科学家的一项实验证实乙醇对心脏具有毒害作用。过量的乙醇摄入能降低心肌的收缩能力。对于患有心脏病的人来说,酗酒不仅会加重心脏的负担,甚至会导致心律失常,并影响脂肪代谢,促进动脉硬化的形成。

  6、改善生活环境

  污染严重及噪音强度较大的地方,可能诱发心脏病。因此改善居住环境,扩大绿化面积,降低噪音,防止各种污染。

  7、避免拥挤

  避免到人员拥挤的地方去。无论是病毒性心肌炎、扩张型心肌病,还是冠心病、风心病,都与病毒感染有关,即便是心力衰竭也常常由于上呼吸道感染而引起急性加重。因此要注意避免到人员拥挤的地方去,尤其是在感冒流行季节,以免受到感染。

  8、合理饮食

  应有合理的饮食安排。高脂血症、不平衡膳食、糖尿病和肥胖都和膳食营养有关,所以,从心脏病的防治角度看营养因素十分重要。原则上应做到“三低”即:低热量、低脂肪、低胆固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