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在夺得统治权,就会面临着一个问题:汉族与少数民族的文化冲突。偏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脊梁。观察清朝之前的元朝和北魏,在面对民族文化这一问题上,采取不同的态度。元朝蒙古族和汉族割裂开来,将蒙元将治下民众划分为四等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四个等级。而北魏则是学习汉族文化,实行汉化运动,将自身文化融入汉族文化。

2.jpg

到了清朝,多尔衮为了维护统治,颁布剃发令,要求汉族遵循满族的规矩,命令在为崇祯皇帝守孝三日之后“凡投诚官吏军民,皆著剃发,衣冠悉尊本朝制度。各官宜痛改故明陋习。”在多尔衮眼中,明朝的发型冠服反而成了陋习,投降清朝的官吏军民们都应该像新朝的君王臣民们那样留着金钱鼠尾。

但是,很明显多尔衮低估了百姓们对于头发的重视程度,也低估了儒家文化的影响力,《孝经·开宗明义》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身体发肤受到损伤即是不孝,而儒家文化强调“百善孝为先”,所以剃发这一行为在当时是完全不能够接受的,而清廷颁发的剃发令自然也受到了强烈的抵制,刚刚安定的北京秩序受到了动荡。

3.jpg

意识到这种情况,多尔衮立即进行了调整,颁布了新的命令:“予前因归顺之民无所分别,故令其剃发以别顺逆。今闻甚拂民愿,反非予以文教定民之本心矣。自兹以后,天下臣民照旧束发,悉从其便。”

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