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西方列强用洋枪洋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同时,中国的天朝上国神话也被打破了。那些西方史学家们认为,中国不过是个纸老虎,它古代的一些“奇迹”也是有水分的。譬如,当年郑和下西洋乘坐的那艘排量数千吨的宝船。由于中方一时未拿出有力证据,双方也曾争论上百年。

击破质疑的唯一方法,就是拿出真凭实据。如果现在能发掘出一艘当时的宝船,哪怕是残骸甚至图纸,也是一个有力的证据。遗憾的是,这些一点都没有。那么,西方史学家们为何要在这方面和中国较劲呢?因为,郑和的宝船实在是对西方同期碾压式的存在。

网络配图

那么,郑和下西洋的宝船到底有多大呢?据记载:郑和下西洋的宝船中,最大的长44丈4尺,宽18丈,相当于现在的长137米,宽56米。和现在的各类军舰相比也不算大,也就跟一个足球场差不多,但在当时绝对是足够大。然而,在西方史学家眼里,这就是扯淡。

西方专家们认为,以当时明朝的制造水平,仅仅以木头为主要原料,是造不出这么大的宝船呢。即便是能造出来,想要把这些宝船带入大海禁得住风浪,也绝对是不可能的事情。那么,西方史学家说这些话,是以何为根据的呢?

西方史学家列举了同时期15世纪,西方的造船及海上技术。他们认为,1416年英国制造的卡拉克船,排水量1400多吨,才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巨船。中国是农耕文明的国家,西方国家对海上的依赖更强,中国没理由造出那么大的宝船。

说到这里,不免要笑了。15世纪的西方所谓的对海上依赖更强,说明白点儿不就是海盗文化吗?还有你们国家打个仗,人数过万都能称得上是史诗级大战,这在中国完全是俩个山大王争地盘的感觉。能多次将小日本打得落花流水的明朝海军,实力有多强你们懂吗?

网络配图

没有依据的争论是没有价值的,当事情揭秘之后,西方的史学家们终于闭嘴了。这个证据,是来自于一个明朝太监坟墓的发掘。当然,这个太监并非是郑和,而是他曾经的左膀右臂,名叫洪堡。郑和下西洋期间,洪保担任的是郑和的副使。他的一生,亲身、亲眼见证了郑和下西洋的一切。

当然,洪堡更是郑和下西洋所使用的宝船直接见证者。经过考古专家的发掘,在洪保的墓中发现了一条至关重要的证据,狠狠地抽了西方学者一记耳光。在洪堡的石碑刻有一行字:充副使,统领军士,乘大福等号五千料巨舶。那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前半句“充副使,统领军士”,意思就是洪堡在郑和下西洋时担任副使者,统领三军将士。后面一句才是关键“乘大福等号五千料巨舶”。那么,这个“五千料”,是个什么概念呢?料,是我国古代船舶排水量的计量单位,一料相当于现在的0.5吨。而五千料,就是2500吨左右。

网络配图

当然,放现在动辄万吨巨轮来看,绝对是不值一提了。但在15世纪,这绝对是世界上最大的船只了。再看看西方吹嘘的15世纪1400吨的巨船,直接是两倍的体量,能直接秒杀了。

所以,洪堡墓中的一句话,直接解答了一个困扰世纪百年的谜题,更将西方史学家们啪啪打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