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产褥感染的发病率为1%~7.2%,产褥病率是指分娩24小时以后的10日内用口表每日测量4次,体温有2次达到或超过38℃。可见产褥感染与产褥病率的含义不同。虽造成产褥病率的原因以产褥感染为主,但也包括产后生殖道以外的其他感染与发热。

  病因

  1.感染

  (1)自身感染

  正常孕妇生殖道或其他部位寄生的病原体,当出现感染诱因时使机体抵抗力低下而致病。孕妇生殖道病原体不仅可以导致产褥感染,而且在孕期即可通过胎盘、胎膜、羊水间接感染胎儿,并导致流产、早产、死胎、IUGR、胎膜早破等。有些病原体造成的感染,在孕期只表现出阴道炎、宫颈等局部症状,常常不被患者所重视,而在产后机体抵抗力低下时发病。

  (2)外来感染

  由被污染的衣物、用具、各种手术器械、敷料等物品接触后引起感染。常常与无菌操作不严格有关。产后住院期间探视者、陪伴者的不洁护理和接触,是引起产褥感染的极其重要的来源,也是极容易疏忽的感染因素,应引起产科医师、医院管理者和大众百姓的高度重视。

  (3)感染病原体

  引起产褥感染的病原体种类较多,较常见者有链球菌、大肠杆菌、厌氧菌等,其中内源性需氧菌和厌氧菌混合感染的发生有逐渐增高的趋势。

  ①需氧性链球菌

  是外源性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尤其B族β-溶血性链球菌(GBS)产生外毒素与溶组织酶,有极强的致病力、毒力和播散力,可致严重的产褥感染。其临床特点为发热早,体温多超过38℃,伴有寒战、心率加快、腹胀、纳差、恶心、子宫复旧不良,宫旁或附件区疼痛,发展快者易并发菌血症、败血症。

  ②大肠杆菌属

  包括大肠杆菌及其相关的革兰阴性杆菌、变形杆菌等,亦为外源性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也是菌血症和感染性休克最常见的病原体。在阴道、尿道、会阴周围均有寄生,平常不致病,产褥期机体抵抗力低下时可迅速增殖而发病。

  ③葡萄球菌属

  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多为外源性感染,容易引起严重的伤口化脓性感染;表皮葡萄球菌存在于阴道菌丛内,所致的感染较轻。值得注意的是葡萄球菌可产生青霉素酶而对青霉素耐药。

  ④厌氧性链球菌

  存在于正常阴道中,当产道损伤、机体抵抗力下降,可迅速大量繁殖,并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其分泌物异常恶臭。

  ⑤厌氧类杆菌属

  包括脆弱类杆菌、产色素类杆菌等,为绝对厌氧的革兰阴性杆菌。此类细菌可加快血液凝固,易导致血栓性静脉炎。

  ⑥非结核性分枝杆菌

  较为少见,但致病力极强、传染性强,可导致会阴切口、剖宫产术腹部切口长期不愈,并通过接触传染使新生儿感染。

  ⑦外部感染

  此外,由于众多的不良社会现象,使多种传播疾病病原体如淋病双球菌、支原体、衣原体等病原体引起的产褥感染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另外,梭状芽胞杆菌也可导致产褥感染,但较少见。

  2.与分娩相关的诱因

  (1)胎膜早破

  完整的胎膜对病原体的入侵起有效的屏障作用,胎膜破裂导致阴道内病原体上行性感染,是病原体进入宫腔并进一步入侵输卵管、盆腔、腹腔的主要原因。如合并胎儿宫内窘迫者,胎儿排出粪便使羊水粪染,也是病原体的良好培养基之一。

  (2)产程延长

  产程延长、滞产、多次反复的肛查和阴道检查增加了病原体入侵的机会。

  (3)剖宫产

  剖宫产操作中无菌措施不严格、子宫切口缝合不当,导致子宫内膜炎的发生率为阴道分娩的20倍,并伴随严重的腹壁切口感染,尤以分枝杆菌所致者为甚。

  (4)仪器使用不当

  产程中宫内仪器使用不当或次数过多、时间过长,如宫内胎儿心电监护、胎儿头皮血采集等,将阴道及宫颈的病原体直接带入宫腔而感染。

  (5)手术操作

  各种产科手术操作、产道损伤、产前产后出血、宫腔填塞纱布、产道异物、胎盘残留等等,均为产褥感染的诱因。

  临床表现

  1.急性外阴、阴道、宫颈炎

  分娩时会阴部损伤或手术产导致感染,表现为局部灼热、疼痛、下坠。局部伤口红肿、发硬、伤口裂开,脓液流出。阴道裂伤及挫伤感染表现为粘膜充血、溃疡、脓性分泌物增多,日后导致阴道壁粘连甚至闭锁。宫颈裂伤感染向深部蔓延,可达宫旁组织,引起盆腔结缔组织炎。

  2.急性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炎

  病原体经胎盘剥离面侵入,扩散到子宫蜕膜层称子宫内膜炎,侵及子宫肌层称子宫肌炎。两者常伴发。表现为发热、恶露增多有臭味、下腹疼痛及压痛、白细胞增高。

  3.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急性输卵管炎

  病原体沿宫旁淋巴和血行达宫旁组织,出现急性炎性反应而形成炎性包块,同时波及输卵管系膜、管壁。产妇表现为寒战、高热、下腹痛,严重者侵及整个盆腔形成 "冰冻骨盆"。

  4.急性盆腔腹膜炎及弥漫性腹膜炎

  炎症继续发展,扩散至子宫浆膜,形成盆腔腹膜炎。继而发展成弥漫性腹膜炎,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如高热、恶心、呕吐、腹胀,检查时下腹部有明显压痛、反跳痛。

  5.血栓静脉炎

  盆腔内栓塞静脉炎常侵及子宫静脉、卵巢静脉、髂内静脉、髂总静脉及阴道静脉,厌氧性细菌为常见病原体,这类细菌分泌肝素酶分解肝素,促成凝血。病变单侧居多,产后1-2周多见,表现为寒战、高热并反复发作。

  6.脓毒血症及败血症

  感染血栓脱落进入血循环可引起脓毒血症,若细菌大量进入血循环并繁殖形成败血症,表现为持续高热、寒战、全身明显中毒症状,可危及生命。

  治疗

  1.支持疗法

  加强营养,增强全身抵抗力,纠正水、电解质失衡,病情严重或贫血者,多次少量输血或血浆。

  2.清除宫腔残留物

  脓肿切开引流,半卧位以利于引流。

  3.抗生素的应用

  应按药敏试验选用广谱高效抗生素,注意需氧菌、厌氧菌及耐药菌株问题。中毒症状严重者,短期选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提高机体应激能力。

  4.血栓静脉炎的治疗

  对血栓静脉炎,在应用大量抗生素的同时,可加用肝素,即5Omg肝素加于5%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每6小时一次,体温下降后改为每日2次,连用4-7日,并口服双香豆素等。也可用活血化瘀中药及溶栓类药物治疗。

  预防方法

  产前预防

  加强围生期卫生宣教,保持全身及外阴清洁,妊娠晚期避免夫妻生活,加强营养,孕期适当活动,增强体质,有外阴阴道炎和宫颈炎者应及早治疗。您要将自己的身体调整到最佳状态,补充营养,纠正贫血,治疗妊高征及其他并发症,预防和治疗滴虫性阴道炎或霉菌性阴道炎;妊娠末期,禁止夫妻生活和盆浴与阴道治疗,以免将病菌带到阴道和子宫里,产后引起感染。

  临产时预防

  注意休息,加强营养,避免过度疲劳;接生器械要严格消毒;尽量减少出血及撕伤。注意避免胎膜早破,产程异常者要及早处理,避免滞产、产道损伤、产后出血等引起感染的诱因。接产中严格无菌操作,正确掌握手术指征。

  产后预防

  产后严密观察,对可能发生产褥感染者,应预防应用抗生素。产后控制探视者的数量和时间,对陪护者进行必要的医学指导。产妇要注意卫生,尤其是要保持会阴部的清洁;尽量早期起床,注意营养,增强身体抵抗力,禁止夫妻生活,以促使恶露早排出。

  其他预防

  产房和手术室应严格地每日消毒,对器械浸泡消毒液每日应核实其浓度、器械浸泡时间。病房内对患者床单及患服每日更换,用湿式扫床法整理床单;地面每天用消毒液湿拖2次。定期对物品表面、医务人员的手及病室空气做细菌培养,每月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