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中磊大学毕业时,最大的梦想其实并不是找一份稳定的工作,而是想去美国,去找在那里留学的王中军,没想到后者写信告诉他:“你还是别来了,我现在还在餐馆送饭呢,并不是你想象的那种状态。”

  王中军又来了一封信,信上说:建议他应该去国家单位,“你去了以后,不管进入到哪个部门,都在这套体系上,其实你是管理者,在北京还占据天时、地利、人和。”因为当时改革开放虽然早已开始,但计划经济的力量依然庞大,王中军认为去国家单位“能长见识”。正是因为听从了哥哥的建议,王中磊去了物资部。

  后来在物资部呆得越来越舒服,还是王中军的信——“你应该选择一下自己的职业方向”,王中磊开始了创业,尽管最后失败了但还是积累了一笔钱。

  1994年,王中军从美国带着送外卖赚来的10万美元回国,号召几个兄弟一起创业,王中磊精打细算才拿出10万人民币——除了一辆夏利车,这几乎是他当时的全部家当,他于是也成为其它三个兄弟中唯一一个出资的;当然,这个10万到现在了变成了数亿资产。

华谊王中磊:百年老店的野心

  不过,王中磊刚开始只是“出资”,并没有“出力”,在和新婚妻子王晓蓉度完八个月蜜月后,王中军对他说:“你差不多了,结婚这么长时间,咱们公司现在干得也不错,你要不要来开始工作了,进公司吧。”

  王中磊于是正式进入公司,最初负责的只是行政工作:“其实就是补足中军的弱项,因为中军不爱管特别具体的非业务方面的事情,一个合伙人再加上自己的亲兄弟负责一些行政、财务、人事,可能他觉得比较信得过。”

  直到今天,已经上市的华谊兄弟仍然沿袭着当初的分工,王中军是董事长,不管具体事务,只负责管理大概10来个高管,平均下来一个月还去不了一次公司。王中磊是总裁,全权打理所有事务,基本上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兄弟初涉水,投三部电影亏了两部

  其间抵押个人财产无数次,“签了很多字”

  华谊成立之初,主营业务其实并不是影视,而是广告。那个时候,中国的各大银行并没有统一的标识和宣传手册,王中军利用自己在美国看到的经验,然后四处托人让中国的各大银行变成了自己的客户,短短几年就赚了好几千万,为公司积累了第一桶金。

  王中磊自己总结,华谊兄弟涉足影视是一次意外,当时王中军为了帮朋友的忙投资了第一部电视剧《心理诊所》,没相当竟然赚了一大笔。于是1995年,华谊兄弟一口气投资了三部电影,分别是姜文的《鬼子来了》,陈凯歌的《荆轲刺秦王》和冯小刚的《没完没了》。

  但现实往往是残酷的,这三部电影,姜文的《鬼子来了》因为审查和违规参赛的原因被禁映,血本无归。陈凯歌的《荆轲刺秦王》遭遇票房滑铁卢,也血本无归。只有冯小刚的《没完没了》小赚了一笔。

  由于资金比较雄厚,华谊兄弟顶住了压力。不仅如此,当年的打击还让华谊兄弟因祸得福:“因为这三个片子,刚好碰到了电影可能会出现的三种状况。比如《鬼子来了》,我们完全不知道电影还会有审查的风险。《荆轲刺秦王》的投资很大,有好几千万,而且有好几个国家的投资,但可能因为它的创意,或者它的拍摄手法都是非常的超前,也非常的戏剧化,带有很强烈的导演个人风格,现在我们看起来它和市场之间是有一些矛盾的。这是第二种情况。”

  而冯小刚的《没完没了》,当时是他个人最不喜欢的一部电影:“因为它在商业上完全是顺着来,观众想怎么看他就怎么拍。那时候小刚已经拍完了《不见不散》、《甲方乙方》,有点如日中天的感觉。就是大家都说,你就不要改了,你还是拍贺岁档,还是葛优,还是喜剧,就没有问题。小刚那时候可能希望拍一些自我感受的东西。他拍《没完没了》,交换条件就是我们要投资他的第四部电影《一声叹息》,那是他比较个人化的电影了。”但没想到顺着观众拍竟然成功了,冯小刚由此一发而不可收拾,成为中国最善于摸准市场脉搏的导演,后来推出了《大腕》、《手机》、《天下无贼》、《夜宴》、《集结号》、《非诚勿扰》系列、《唐山大地震》、《一九四二》、《私人订制》等无数票房大卖的作品,成为华谊兄弟的标志性人物。

  当然,成功的背后也必然有艰辛,王中磊说,在公司投拍影视剧初期:“其实我们把个人财产进行抵押有很多次这样的经验,到后来电影的投资规模也越来越大,还有时候为了一些企业的事情会做抵押。现在对我来说,已经记不清都做了哪些,签了很多字,现在想想风险还挺大的。”

  同时,在面对失败大家有消极情绪、想打退堂鼓的时候,哥哥王中军又很好地发挥了“领袖”作用:“我觉得他很会启发大家的热情,希望大家可以继续做下去。当年《鬼子来了》和《荆轲刺秦王》虽然亏了钱,但《没完没了》赚了钱,《心理诊所》也赚了钱。年底拍了一个电视剧《罪证》也非常赚钱,所以平均下来我们并没有赔太多钱,而且还成功的进入了这个行业,获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