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饮食可适量吃一点姜来护脾胃,尤其烹煮瓜类、海鲜等寒凉食物时,放一些姜除了去腥,还能去除一点食物的寒性。中医认为,姜能健脾利湿,姜皮有轻微的利尿作用。姜也可以轻微地刺激胃酸的分泌,有助消化,但又不会过度刺激肠胃道,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人在紧张、噁心或呕吐时,喝一点姜汤可以舒缓。轻微的腹泻,喝些姜汤也有效,因为它能抑制平滑肌过度收缩。
2、甘蔗缓解腹胀
甘蔗味甘平,具有解热、利尿和滋养功效,生饮甘蔗汁可清热助消化,凡是口干舌燥、反胃呕吐、消化不良和发热退烧皆可使用。唐朝诗人王维曾如此形容:「饱食不须愁内热,大官还有蔗浆寒。」唐朝的官宦人家,早已懂得用甘蔗汁来缓解肠胃饱胀不适。
烤过的甘蔗打汁,则有补脾益气、滋养保健功效。烤甘蔗汁不但可用来治疗咳嗽,以营养学来看,甘蔗汁的葡萄糖和果糖容易吸收,可直接化为能量来源,适合消化功能差、需要迅速补充能量的人。不过,甘蔗糖分高,中医认为甜食会生痰,痰多的人不适合生饮甘蔗汁。而糖尿病患者、代谢异常及血脂高的人也要限量饮用。
3、四神汤是顾肠胃良方
夜市、小吃摊常见的四神汤是最平民的护养脾胃良方,适合大多数体质的人食用。四神汤里的茯苓、芡实、莲子、山药,这4种药材可以健脾止泻、厚实肠胃的功能。四神汤属于一般药膳,可自行烹煮,一般都在四神汤里加蛋白质如小肠、猪肚,素食者可加豆类,增加风味。
4、莲藕健脾养胃
古代,莲藕就是食疗养生圣品。以中医观点来看,生藕、熟藕各具有不同的功效。生藕性味甘寒,可清热生津、凉血止血、散瘀,适用于口干舌燥及火气大的人;莲藕煮熟后,性由寒转温,有健脾养胃、补气养血、止泻的效果,适合胃肠虚弱、消化不良的人食用。但有消化道溃疡、容易胀气和大肠激躁症的人不宜多吃,因为莲藕的纤维多,会促进肠道蠕动。而脾胃虚寒,如容易腹泻、胃口不佳的人,以及女性生理期时,应避免吃性寒的生藕,而改吃熟藕,以免加重不适。
5、空心菜润肠通便
中医认为空心菜清热解毒、润肠通便,如同天然保护罩,可防止夏天的细菌病毒入侵体内。以营养学角度来看,空心菜可健胃整肠。空心菜的硷性会降低肠内酸度,帮助好菌生长;空心菜含大量纤维质,可降低胆固醇,且含铁量比红凤菜和高丽菜高。不过,空心菜性味偏寒,体虚者不适合多吃。此外,空心菜会影响中药补养药物,如黄耆、人参、当归、川芎、何首乌的效果,如服用以上中药,宜错开2~3小时后再吃空心菜。
6、白萝卜助消化
白萝卜生食可止渴、清热,并促进肠胃蠕动、帮助消化,有「小人参」美称。日本人在便当中加入黄萝卜、广东人在三宝饭中加入腌萝卜,都有帮助消化的效用。白萝卜熟食能利尿消肿胀,帮助排便。
需注意的是,吃中药可以吃白萝卜,但服用补气的人参和高丽参时,要避开白萝卜,以免补气效果减半。此外,因白萝卜性偏寒,胃溃疡、先兆性流产和经期不顺的人,勿过量生食白萝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