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术基本介绍

喜凉爽气候,以根茎入药,具有多项药用功能。
主要分布于四川、云南、贵州等山区湿地。
白术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安胎的功效,可以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胎动不安。
《医学启源》记载:“除湿益燥,和中益气,温中,去脾胃中湿,除胃热,强脾胃,进饮食,安胎。”
古籍出处《神农本草经》。
为菊科植物白术AtractylodesmacrocephalaKoidz.的根茎。主产于浙江、湖北、湖南等地。以浙江于潜产者最佳,称为“于术”。冬季采收,烘干或晒干,除去须根,切厚片,生用或土炒、麸炒用。
炮制方法
白术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土白术取白术片,用伏龙肝细粉炒至表面挂有土色,筛去多余的土。
每100kg白术片,用伏龙肝细粉20kg。
炒白术将蜜炙麸皮撒入热锅内,待冒烟时加入白术片,炒至焦黄色、逸出焦香气,取出,筛去蜜炙麸皮。
每100kg白术片,用蜜炙麸皮10kg。
多年生草本,高20-60厘米,根状茎结节状;茎直立,通常自中下部长分枝,全部光滑无毛。
叶互生,中部茎叶有长3-6厘米的叶柄,叶片通常3-5羽状全裂;极少兼杂不裂而叶为长椭圆形的。

全部叶质地薄,纸质,两面绿色,无毛,边缘或裂片边缘有长或短针刺状缘毛或细刺齿。
头状花序单生茎枝顶端,植株通常有6-10个头状花序,但不形成明显的花序式排列。
苞叶绿色,长3-4厘米,针刺状羽状全裂。
总苞大,宽钟状,直径3-4厘米。总苞片9-10层,覆瓦状排列;外层及中外层长卵形或三角形,长6-8毫米;中层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11-16毫米;最内层宽线形,长2厘米,顶端紫红色。全部苞片顶端钝,边缘有白色蛛丝毛。小花长1.7厘米,紫红色,冠檐5深裂。
瘦果倒圆锥状,长7.5毫米,被顺向顺伏的稠密白色的长直毛。冠毛刚毛羽毛状,污白色,长15厘米,基部结合成环状。花果期8-10月。
白术的美容功效
白术应用与美容上有美白肌肤、除痘、消斑、清热燥湿、杀菌等特效;用白术粉蘸酒或醋,调匀后涂抹脸部,可美白,并有效淡化雀斑和黑斑。
李时珍说此方治雀斑“极致”。
白术制成的面膜对于天生或者后天暴晒或者过度使用化妆品而造成的皮肤黑、黄、多斑、痘痘等皮肤特征,都能够有效解决。
白术还有抗氧化作用,能有效延缓衰老;
白术性温和,味道甘甜、苦,具有延缓衰老的功效,而且还具有一定的皮肤美白的效果。
因为白术对人体皮肤中的致病菌如雾状表皮癣菌等病菌具有非常强效的抑制作用。
白术对于美白皮肤有特效。
对皮肤致病真菌如雾状表皮癣菌等有抑制作用。

圣医李时珍曾说此方治雀斑“极致”。
明代(16世纪)医学著作《医学入门》记载的流传较广泛的中医美容方三白汤有描述:白术、可以补气益血、美白润肤,适于气血虚寒导致的皮肤粗糙、萎黄、黄褐斑、色素沉着等。
中医认为人的皮肤悦泽与否和脏腑功能有密切关系,如果脏腑病变,气血不和则皮肤粗糙,面部生斑。
因此,该方剂从调和气血、调理五脏的功能入手,从而美白祛斑。
白术和白茯苓是传统的润泽皮肤、美白的药物,它们与甘草一起还可以延缓衰老。
在中医理论中,白术性温,味甘、苦,还有延缓衰老的功效;现代的药理研究也证实了白术美容作用:白术可以增强免疫功能,扩张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