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害怕,现在中国的城市正快速走向趋同化,再过30年,祖先留下的千姿百态的城市文化,将会所剩无几。如果中华大地清一色的是高楼林立,霓虹灯铺天盖地,那将是多可怕的事情。

  和西方社会的城市变化不同,我们的城市不是一个线性的、渐进的变化,而是一个突然的、急转弯式的变化,这种变化往往是灭绝性的、扫荡式的。我看过中国两个古城,一个是北方的山东德州,一个是南方的浙江嘉兴,我去这两个城市的时候,可以讲这两个城市基本上找不到一座历史建筑(好像德州还有一个古代的遗址)。古老的民居没有了,古老的街道也没有了,历史好像在这两个城市没有发生过一样。“千城一面”的现象在中国比比皆是。

冯骥才旧城改造:老百姓住不起新楼

  惊闻天津估衣街要拆,从大锤下抢救文物

  1999年12月9日忽然得知天津最古老的商业街——估衣街即将拆除。我一时惊呆,无法置信。

  我从小生活在这个城市,对老城和本土文化一往情深,所以我才能写出《神鞭》、《俗事奇人》、《三寸金莲》等这样一系列的小说。当听说要动老街,就像是动了我的根。

  估衣街也是作为商埠的天津最久远的根。街上名店林立,而且有谦祥益、瑞蚨祥等市级文化保护单位,何况估衣街本身亦是文物保护单位,铜质的保护标志牌就固定在估衣街西口的墙壁上。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天津的重要文物街区,估衣街怎么能够拆除呢?

  当我读到署名为天津市红桥区大胡同拆迁指挥部于1999年12月8日发布的《致红桥区大胡同拆迁居民的公开信》后,我才相信了这一灾难性的事实。这封公开信发布后,街头布告中又明确写明“逾期拒绝搬迁的,将依法裁决,直至强制搬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