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现代营养学认为,食物是供人和动物食用的天然物质,除提供营养并满足我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外,应该是无毒的,或通过烹调可祛除其毒素。比如,把扁豆和茄子烧煮熟透,即可祛除其中有毒的生物碱......
在某国家机关的食堂里,赫然贴着两张“食物相克图谱”,上面列举了几十对不能同时吃的食物,并指出若同食“相克”食物会导致各种严重症状。我国东汉时代的大医学家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一书中,提到有48对食物不能放在一起吃。事实上,关于食物“相克”的说法一直在坊间流传,流行较广的有螃蟹不能与柿子同吃,花生不能与黄瓜同吃,大葱不能与蜂蜜同吃,红薯不能与香蕉同吃,绿豆不能与狗肉同吃,松花蛋不能与糖同吃等,否则会引起中毒,甚至死亡。
那么,食物相克到底有没有科学道理呢?怎样吃才不会犯忌呢?
中医的“食物相反”并非“食物相克”
食物之间搭配不当,古籍中确切的说法叫“食物相反”或“合食禁(忌)”。北京市中医疑难病研究协会副秘书长张涛指出,中医主张饮食要“寒温中适”,这里的寒温,除指饭菜温度主要指食性。所谓食性,即所有食品,无论水果、蔬菜、肉类或是谷物都各有其寒、热、温、良的特性。不同物性的饮食共同作用于人体,就可能会产生一些副作用,我们称之为食物“相反”。也就是中医所说的物性叠加出现的机体副作用。
张涛介绍说,食用两种性状相反的食物,可能引起如下两种情况:其一,营养成分在吸收代谢过程中相互影响,使得食物原有的营养功能有所下降;其二,寒温相异的食物同食,可能会引起身体不适。如韭菜为热性,水为凉性,如果刚吃完韭菜后喝凉水,则容易引起腹泻。
“再比如螃蟹与柿子‘相克’一说,从中医角度讲,螃蟹和柿子皆为寒性,两个寒性的东西合食,再恰逢饮食者肌体虚寒,则会雪上加霜,导致腹泻等不适症状。因而,一般吃螃蟹要吃姜汁,因为姜是温性的,可以与螃蟹相辅相成,抵消其虚寒可能产生的不良作用。这是食物的相反说,它并不是指事物本身‘相克’,而是与人的体质等个体因素相关。因而须辨证看待,要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张涛补充道。因而,不能笼统说食物“相克”会导致疾病、死亡等。
“食物相克”论,并无科学依据
对于电影《双食记》里所提到的虾与维生素C合食这一“杀人食谱”,美国普渡大学农业与生物系食品工程专业博士、科学松鼠会成员云无心表示:“这一说法在理论上完全说不通。首先,虾中的砷含量很少,而且主要以没有明显毒性的有机形式存在。其次,不同化合态的砷之间要转化,还需要相应的转化条件,而人体并不是一个合适的化学反应器。第三,即使转化真的能发生,也需要一次吃下一百多斤的虾才能得到足够毒死人的砒霜。实际上,国外很多食谱中都是把虾和维生素C含量很高的食物一起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