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化剂风波仍在风卷云涌。5月31日,统一集团总经理助理杨寿正向记者确认,统一集团一款含有致癌塑化剂的芦笋汁在大陆销售,这款芦笋汁主要流入福建市场,目前已封存500箱,估计还有一两百箱在市面上流通。与此同时,国家质检总局称,自2011年6月1日起,将暂停进口台湾方面通报的问题产品生产企业生产的运动饮料、果汁、茶饮料、果酱果浆、胶锭粉类产品和食品添加剂。

  塑化剂终于离我们更近了一步。在此之前,有人竟然以侥幸的"隔岸观火"心态,误认为这只是台湾、香港的风波,大陆可以免于伤害。于是,我们听到了统一集团信誓旦旦的承诺,"大陆地区销售饮料产品均不含塑化剂";某些地方监管部门也"本能"地给公众派发"放心丸","市场上尚未发现塑化剂污染的痕迹"。

  这些基于"自保"的声明很难得到大家认同,因为它首先背离了一个常识:在充分市场化、贸易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塑化剂只存在于港台市场,毫无道理。另一个"常识"是,我们这里的质量标准"一贯"是更低,门槛不在,岂有污水不入之理?

  任何食品类安全危机,都需要正确的应对。综观当下塑化剂问题上的各方表现,让人本能地想到昔日三聚氰胺对大陆奶业形成的冲击,都说人不能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不能踩入同一条河流,可很多逻辑为什么还是那么相似?我们到底从那次危机"应对"中汲取了什么样的教训?如果为这些共同点梳理一个关键词,那就是"悖离常识"。

  常识是什么?就是在食品安全问题上严阵以待,主动出击,以"有罪推定"的逻辑主动稽查,不等着小事拖大;就是在没有监测标准之处主动发现问题,完善制度;就是不能指望企业的自查自纠和道德血液,监管队伍拿出快速反应的措施和姿态;就是对市场产品马上形成立体监控,而不是贻误战机,在民众对真相"嗷嗷待哺"之时却只能置身于"不明真相"的懊恼当中......这些都是大陆奶业发生三聚氰胺危机时,留下的惨痛教训。

  但冷观此次塑化剂风波,种种迹象表明我们似乎仍然在原有的泥淖轨道上"应对"———同样是跟在媒体报道的"后面"跑,在舆论风起云涌之时不是主动出击,而是被动地跟在企业发布的信息后面疲于应付;在中国港台塑化剂问题已经非常严重、民众反应非常强烈之时,仍然没有勇气展开大规模稽查,只是"暂停问题产品进口";再次由于"规范标准"问题有些束手无策,由于日常根本不检塑化剂,只能曝光一个打死一个,只能"依赖于上游制造厂商的良心";在加拿大、美国等受影响国家纷纷由权威部门发出食品安全警告,并责令相关产品全部先行下架之时,我们只停留于"有问题则不许上市"的笼统纪律重申,由于严重滞后的表态与沉默,将对有毒用品的辨别责任,长时间地交给消费者在购买环节辨认。

  没有人希望塑化剂对于饮料等产品真的制造出"数倍于三聚氰胺" 的巨大危害,因为这实在会"影响世界食品安全的信心"。但在各类信息仍不全面、未知的风险仍然很大的现实面前,在"可能影响生殖能力"等巨大的危害性面前,对于后果的任何高估都不过分,都不是小题大做,只有回到消费者权益最大而不是企业利益最大、回到食品安全高于天而不是虚幻的"市场稳定"高于一切、回到应对措施"与国际接轨"、回到主动出击而不是被动应付的"常识"上来,才能有正确科学的应对,以快速改进的制度努力,以及真实权威的市场信息,让老百姓吃上"定心丸",避免再次陷入昔日三聚氰胺的窘境泥淖。